|
||
|
北京‧紫禁城 |
|
|
|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東西北三面城台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北面門樓,面闊九間,重簷黃瓦廡殿頂。東西城臺上各有廡房十三間,從門樓兩側向南排開,形如雁翅,也稱雁翅樓。在東西雁翅樓南北兩端各有重簷攢尖頂闕亭一座。威嚴的午門,宛如三巒環抱,五峰突起,氣勢雄偉,故俗稱五鳳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門窗浮雕雲龍圖案, 室內用一種稱作金磚的質地堅細的方磚墁地,正中放置寶座。寶座兩側有6根蟠龍金柱,每根柱上用瀝粉貼金工藝繪出一條巨龍,騰雲駕霧,神彩飛動,整座殿堂顯得莊嚴肅穆,富麗堂皇。 明清兩朝,每逢元旦(春節),冬至,萬壽(皇帝生日)及登基,大婚,命將出師,殿試傳臚,都在這裏舉行隆重的典禮。 |
|
|
|
|
|
|
|
在太和門前,有一條形似弓背的人工河道,叫內金水河、跨越河上有五座並列的石橋,就是內金水橋(天安門前面的人工河叫外金水河,五座石橋叫外金水橋)。內金水河河水從紫禁城西北角護城河引進紫禁城內,曲曲彎彎向南向東再向南,或隱或現,或寬或窄,與紫禁城東南角外的護城河相通,全長爲兩千多米。而乙太和門前的河段最寬、最規整,裝飾也最爲華麗。河底與河幫全用白石砌成,兩面河沿設有漢白玉的望柱和欄板。 |
|
|
|
|
|
|
|
|
|
|
|
|
|
|
|
遊覽故宮,可以從天安門進,也可以由後門----神武門進。進入天安 門,穿過一片青磚鋪地的廣場,便到達紫禁城的正門----午門。這裏城牆 高大,城門樓巍峨壯觀,給人以無比威嚴的感覺,使站在這裏的人自己感 到渺小這是古代統治者利用建築藝術來爲增強其帝王威懾力量服務的一個 最突出的例子。 穿過午門,又是一個大廣場,廣場上有一金水橋。過橋經 太和門便是雄偉的太和殿。從高處看,金水橋和流經廣場的那條禦河,其 形狀恰像一把巨大的弓。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便進 入內廷,內廷分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路線。如果是半日遊,這三條路線 只能遊一條,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皇帝的臥室(乾清宮),放置皇帝印璽的地方(交泰殿),皇帝結婚的新房(坤甯宮),嬪妃所住的地方(其中 有的已辟爲展廳)和御花園。一般來說,用半天時間遊故宮,比較吃力。 以安排一日遊爲佳。如有時間,又想看得細些,則可安排二日遊。 |
北京‧東堂 |
東堂在此後的兩個多世紀中,東堂分別於1720年、1804年、1900年3次被毀,現存建築是1904年(光緒三十年)教會利用"庚子賠款"重建。整個建築爲磚木結構,灰磚清水牆,仿西洋古典風格,又融入了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立面比例嚴謹,牆面砌工講究,磚石雕刻細緻。是北京地區著名的天主教堂之一。 |
|
|
|
|
北京‧王府井大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