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紫禁城 |
故宮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列爲世界文化遺産。 |
|
|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東西北三面城台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北面門樓,面闊九間,重簷黃瓦廡殿頂。東西城臺上各有廡房十三間,從門樓兩側向南排開,形如雁翅,也稱雁翅樓。在東西雁翅樓南北兩端各有重簷攢尖頂闕亭一座。威嚴的午門,宛如三巒環抱,五峰突起,氣勢雄偉,故俗稱五鳳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故宮裏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 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第一 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 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 根圍繞禦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禦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 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 莊嚴絢麗。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
|
|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最體現中國帝制權力的象徵,不僅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型制也是最高規格。紫禁城台基通高37.44米,面闊11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達2377平方米。
門窗浮雕雲龍圖案, 室內用一種稱作金磚的質地堅細的方磚墁地,正中放置寶座。寶座兩側有6根蟠龍金柱,每根柱上用瀝粉貼金工藝繪出一條巨龍,騰雲駕霧,神彩飛動,整座殿堂顯得莊嚴肅穆,富麗堂皇。 明清兩朝,每逢元旦(春節),冬至,萬壽(皇帝生日)及登基,大婚,命將出師,殿試傳臚,都在這裏舉行隆重的典禮。 |
|
|
|
|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面,是一座平面呈方形的四角攢尖頂方亭建築。其深廣各三間,周圍出廊,建築面積580平方米。屋頂爲單簷鑽尖式,中央最高處安裝著鍍金的圓形寶頂,仿佛巨大的寶珠。其尖頂部,正是四條屋梁交會處,其木構件最忌受雨水腐爛,在它的頂端罩上一個完整的金屬寶頂,有效地保護了鈎件。 中和殿基本上是爲太和殿的活動做準備的場所。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行禮,然後進太和殿舉行儀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也要先在這裏審閱一下寫有祭文的“祝版”,以表示自己的誠意;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這裏審視一下耕具,以示真切。 |
|
|
在太和門前,有一條形似弓背的人工河道,叫內金水河、跨越河上有五座並列的石橋,就是內金水橋(天安門前面的人工河叫外金水河,五座石橋叫外金水橋)。內金水河河水從紫禁城西北角護城河引進紫禁城內,曲曲彎彎向南向東再向南,或隱或現,或寬或窄,與紫禁城東南角外的護城河相通,全長爲兩千多米。而乙太和門前的河段最寬、最規整,裝飾也最爲華麗。河底與河幫全用白石砌成,兩面河沿設有漢白玉的望柱和欄板。 |
保和殿在故宮中和殿后,爲故宮三大殿之一。其意爲“志不外馳,恬神守志”,就是說神志得專一,以保持宇內的和諧,才能神壽安康,天下太平,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初名僅身殿,嘉靖時改名建極殿,清順治時始稱今名。乾隆時重修。
保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
平面呈長方形,黃琉璃筒瓦四角鑽尖頂。清時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清王公貴族和京中的文武大臣。 乾隆後期118世紀來,保和殿也是清代科舉考試最高一級殿式的處所。 |
|
|
|
|
明代的十四個皇帝和清代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爲寢宮。他們在這裏居住並處理日常政務。皇帝讀書學習、批閱奏章、召見官員、接見外國使節以及舉行內廷典禮和家宴,也都在這裏進行。 |
在明代,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面闊九間,原來是正面中間開門,有東西暖閣。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打進北京時,崇禎皇帝的皇后周氏就是在坤寧宮自縊身亡的。 |
|
|
|
|
|
|
|
|
遊覽故宮,可以從天安門進,也可以由後門----神武門進。進入天安 門,穿過一片青磚鋪地的廣場,便到達紫禁城的正門----午門。這裏城牆 高大,城門樓巍峨壯觀,給人以無比威嚴的感覺,使站在這裏的人自己感 到渺小這是古代統治者利用建築藝術來爲增強其帝王威懾力量服務的一個 最突出的例子。 穿過午門,又是一個大廣場,廣場上有一金水橋。過橋經 太和門便是雄偉的太和殿。從高處看,金水橋和流經廣場的那條禦河,其 形狀恰像一把巨大的弓。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便進 入內廷,內廷分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路線。如果是半日遊,這三條路線 只能遊一條,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皇帝的臥室(乾清宮),放置皇帝印璽的地方(交泰殿),皇帝結婚的新房(坤甯宮),嬪妃所住的地方(其中 有的已辟爲展廳)和御花園。一般來說,用半天時間遊故宮,比較吃力。 以安排一日遊爲佳。如有時間,又想看得細些,則可安排二日遊。 |
北京‧東堂 |
王府井東堂又稱王府井天主堂,位於王府井商業街中段東側,占地面積約爲2387平方米(含附屬用房),本名聖若瑟堂,又稱"東堂",始建於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是繼"南堂"之後的北京第二座天主堂。 東堂在此後的兩個多世紀中,東堂分別於1720年、1804年、1900年3次被毀,現存建築是1904年(光緒三十年)教會利用"庚子賠款"重建。整個建築爲磚木結構,灰磚清水牆,仿西洋古典風格,又融入了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立面比例嚴謹,牆面砌工講究,磚石雕刻細緻。是北京地區著名的天主教堂之一。 |
|
|
|
|
北京‧王府井大街 |
王府井指的是王府井大街,南起東長安街,北至中國美術館,全長約三 華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業區。遼、金時代,王府井只是一個不出名的村落,元代以後,人煙逐漸稠密 ,當時稱之丁字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