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城 潛水旅遊社 LOGO (8K)

2002-01-22

北京‧天安門、中山公園、北京大學、中關村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端,四周被河北省圍著,東南和天津市相接。面積16808平方公里,人口1100萬左右。她是中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的樞紐,也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從戰國時的燕趙悲歌、到秦時的天下一統,從唐代安史之亂,到蒙古鐵騎南下;經歷過明朝的繁華興盛,也目睹了過清末的盛極而衰。

     百年的都城,北京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氛圍:大氣,嚴肅,正統而又不失閒適,清雅。這就是老北京的風情。

義大利年輕的旅行家馬可·波羅的遊記中,書中對這裏人民文明富足的生活以及城市何等美麗的讚美,千百年來不知誘發過多少人對於東方——這座文明古都的神思遐想。

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城市中,超大型的中心廣場之一,是北京乃至全中國的象徵,新北京十六景之首。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宮殿建築群,有宮室 9999 間,也是中外遊客遊北京必遊之地。
  老北京歷史悠久,人文積澱深厚,形成了別具特色的京城風格。儘管現代、氣派已給北京城增添了無限的摩登氣息,但只要您深入、深入、再深入,老北京的道地京味依然風味猶存。

  京劇、相聲、茶館、胡同、四合院、天橋、廟會等等,如深深長巷裏竹杖輕輕敲在青青石板上的篤篤聲,喚起您對久遠過去的無限遐思。尋覓京城久已遠去的足音,探訪依稀存在的古跡,請您輕輕感受。

     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國家的歷史。作為幾代帝都和今日中國首都的北京是中國歷史和現狀的縮影。

北京‧中山公園

     北京 中山公園在天安門西側。原為社稷壇,是明、清帝王祭土地和五穀神的地方。遼、金時代這裏是都城東北郊的興國寺、元代為萬壽興國寺.當時的社稷壇在平則門(今阜成門)內路北。明定都北京營建宮殿時,將社稷壇和太廟按照“左祖右社”的佈局,遷到午門東西兩側。社稷壇建於永樂十九年(1421年),清沿用舊制。1914年開闢為公園,名中央公園。

     1922年為紀念孫中山改名中山公園.園中主體建築是社稷壇、拜殿和戟門等。闢為公園後,增建了一些風景建築,東部有松柏交翠亭、投壺亭、來今雨軒;西部有迎暉亭、春明館、繪影樓、唐花塢、水榭、四宜軒等。

     來今雨軒至水榭有曲折長廊三百又七間。還有從其他地方遷來的一些歷史遺物及有名的湖石;有1915年從禮部衙門遷來的習禮亭,亭原為鴻臚寺內一座六角攢尖、朱窗黃瓦的六角亭,供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官員及外國使臣朝見習禮之用;1917年從圓明園遷來的蘭亭八柱和蘭亭碑;1918年從河北大名縣一座古廟廢墟中發掘出的石獅一對,置於壇南門外;1919年移來“保衛和平牌坊”;以及來今雨軒西側的青雲片石,四宜軒前的繪月石,宰牲亭旁的摹芝石,都是圓明園遺物.壇西門外有乾隆下江南時,由杭州行宮移來的青蓮朵石等。

     園中的花卉與金魚久負盛名,有不少是名貴花木,蘭室內有一百多種蘭花,還有玉蘭、鬱金香、杜鵑、月季、牡丹、芍藥和大麗花等,品種多.數量大。壇東新辟的長青園松柏交翠,杉竹相映。長廊南側有金魚數十盆,不少是珍貴品種。


北京‧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發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義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相容並包之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北京大學從此日新月異。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 。1938年初,臨時大學遷往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彙聚三校菁華,以剛毅堅卓精神,維繫中華教育命脈。抗戰勝利後,北京大學返回故園,於1946年10月正式複學。

 
1952年之後,北京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大學的校友和教師有近400位兩院院士,中國人文社科界有影響的人士相當多也出自北京大學,並且產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大建設的新時期,並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兩所大學之一。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學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併,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原北京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科學校,創建於1912年10月26日。20世紀三、四十年代,學校一度名為北平大學醫學院,並於1946年7月併入北京大學。1952年在中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為北京醫學院。1985年成為中國首批“211工程”重點支援的醫科大學。

北京大學位於京城西郊,占地2707853平方米(4062畝)。學校現教職工17203人,36982名各類在校學生。現有155個博士點、177個碩士點、86個本科專業,以及覆蓋139個專業的29個博士後流動站。北京大學擁有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科院院士及中國國家重點學科和中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數量均居中國高校之首。


北京‧中關村 的發展史

 
     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科技產業開發區 -- 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擁有以中關村為核心的 75 平方公里的中心區和 300 餘平方公里的發展區,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1980年
  10月,陳春先在中關村創辦第一個民辦科技機構"等離子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

● 1982年
  8月23日,海澱區政府批復區科委、財貿辦公室關於建立"科普一條街"的請示。

● 1983年
  1、5月,海澱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創辦科海新技術公司。
  2、7月,中科院電腦所科技人員與海澱區聯社聯合成立京海電腦房技術開發公司。

● 1984年
  5月至11月,四通、信通等公司相繼成立。

● 1986年
  1、7月21日,科技日報頭版報導: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初具雛形。
  2、海澱區政府將四通公司、信通公司、京海公司、科海公司等10家骨幹企業納入區經濟委員會直接領導,並把"兩通""兩海"列為區屬處級集體企業的同等待遇。

● 1987年
  12月15日,國家科委、科協、中科院、北京市科委、海澱區政府等單位組成聯合調查組,決定對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展開調查。

● 1988年
  1、2月15日,根據中央聯合調查組《關於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調查報告》,北京市科委、海澱區委、區政府聯合起草《關於在中關村地區成立北京新技術開發試驗區向市委市政府的報告》。
  2、3月12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調查報告,提出"自籌經費、自由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四自原則"。
  3、5月10日,國務院正式批准發佈《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例》。
  4、8月5日,"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新聞發佈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宣佈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

● 1989年
  1、7月14日,試驗區82家新技術企業500余項高新技術產品參加首屆北京國際博覽會,48項產品被評為博覽會金獎。
  2、7月16 日,中共海澱區委試驗區工作委員會成立。

● 1990年
  7月28日,試驗區召開會議,確定試驗區企業堅持"自由組合,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六自原則",採取研製、銷售在試驗區內、中試和生產在外阜的兩頭在內,中間在外的生產方式,追求高技術、高速度、高收益,適度規模經營?quot;三高一適度"的發展模式,以技術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加快科學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步伐。至此,形成了試驗區的發展戰略思想,為宏觀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 1991年
  1、10月12日,中國首家資訊產業基地--上地資訊產業基地奠基。
  2、10月18日,國家科委、體改委把試驗區列為全國五家綜合改革試點開發區之一。
  3、12月14日,國家科委、體改委聯合發文,批准試驗區為以產權制度改革為中心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之一。

● 1992年
  1、3月26日,承擔上地資訊產業基地開發建設的北京實創高科技發展總公司成立。
  2、5月15日,江澤民主席、李鵬總理視察試驗區並題詞。
  3、9月18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海關(即中關村海關)。
  4、12月14日,北京市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批准設立"北京比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大成新技術產業有限公司",這是試驗區第一批股份制改革試點企業。

● 1993年
  1993年底,試驗區技工貿總收入突破100億元,提前7年實現2000年發展目標。

● 1994年
  1、1月17日與美國海斯•柯利律師事務所聯合召開了"中國科技企業海外融資工作國際會議",拉開了試驗區海外融資的序幕。
  2、4月,試驗區推出《扶持重點骨幹企業辦法》。
  3、5月,在試驗區工作會議上,首次評出1993年度"二十強、五十優企業"。

● 1995年
  5月12日,在試驗區95年工作會議上,首次評出"十小創新企業"和"產學研結合先進單位"。

● 1996年
  8月,由試驗區承辦的"第四屆國際科學工業園聯合會世界大會"在京舉行。

● 1997年
  1、8月12日,海澱區委、區政府提出"產業升級、市場升級"的發展戰略。
  2、10月16日,北京市第一家專門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創辦高新技術企業的北京市留學人員海澱創業園開園。

● 1998年
  1、5月6日,試驗區召開十周年慶祝大會,提出"制定一個產業政策,建設四個基地,營造八個環境"的"一四八"工程。
  2、5月8日,首屆中關村電腦節開幕。
  3、11月18日,試驗區第一屆新技術項目推介會舉行,向57家金融機構發佈了28家新技術企業的35個新技術項目。

● 1999年
  1、 5月 4 日,國家人事部正式批准在試驗區設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2、5月7日,試驗區舉行以"推進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為主題的首次中關村會議。
  3、6月5日,國務院批復了北京市政府和科技部《關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請示》。
  4、7月2日,海澱園與清華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書,決定合作建立海澱園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站和合作創建清華創業園。
  5、7月,海澱園將CMM(軟體能力與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認證成功引入中國,在資訊產業界引起強烈反響。
  6、8月10日,中關村創新資源網開通。
  7、12月26日,北京市教委批准在海澱園創辦中關村創新研修學院。

● 2000年
  1、1月24日,中國的江澤民主席視察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
  2、6月8日,中國的李嵐清副總理視察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
  3、6月20日,上地資訊產業基地北區建設啟動。
  4、7月28日,海澱園"數位園區"系統開通。
  5、2000年,海澱園技工貿總收入突破1000億大關。

● 2001年
  1、3月27日,舉行"科研院所產業化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研討會"。
  2、3月30日,舉行"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香港創業板上市研討會"。
  3、4月16日,召開"高新技術企業發行上市資訊披露工作交流會"。
  4、4月17日,海澱區政府頒佈《關於在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建立高新技術企業信譽免檢制度的決定》。
  5、4月21日,首屆海澱留學人員創業園企業畢業典禮暨海澱留學人員發展園開園儀式舉行。


【風城潛旅 - 潛水】開始于 Y1996-0520,社團網站 建立于 Y1999-02-23
潛水訓練潛水旅遊科技海洋夢碧海藍天社團園丁

Y2009-0912 社團轉型‧走入歷史
Copyright@Y1996-Y2042 Hsinchu Dive & Travel club
本網頁所有圖文,均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欲轉載或引用,請徵得同意